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主建设 > 正文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来源: | 发布日期:1970-01-01 】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尽快建成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更好适应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我院教育事业稳步改革和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了基建、组建、评建、创建的基本任务。如期实现了新校区集中办学,累计投入4.5亿元,完成25个项目、33万平方米的建筑量和绿化、亮化工程;全面实现了由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建立完善了高职管理体制;2008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验收,获得良好等次;2010年在地市职业院校首家进入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迈出了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坚实步伐。

我院在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正在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实施而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以改革谋发展,以稳定促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取得较大成就;招生就业工作在确保规模稳步增长,不断巩固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突破。遵循教育规律,把握职教特征,优化人才培养,坚定不移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巩固发展成果,强化内涵建设,谋求一流业绩,完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二)机遇与挑战

提高育人质量,改革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主题。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建设教育强省,服务“关中—天水经济区”,立足宝鸡大发展,为我院人才培养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学院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如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性不强;特色优势不明显,机制体制不顺畅,创新创业举措落实不力,内部活力有待激发;资金筹措有困难,工作效率和治院能力有待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合作办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深化和提高等等,这些都对实现跨越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服务地方,完成省市职业教育规划任务,在人才强省和科教兴市中创先争优,再立新功。

(二)总体思路

按照“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创新模式、提升服务”的发展思路,以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为抓手,突破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依托园区优势,创新培养机制,激发办学活力;以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为着力点,加强内涵建设,调整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发展,提高育人质量;以建设共享平台为基础,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凝炼办学精神,实现跨越发展。

(三)战略步骤

2011年-2013年,申报建设陕西宝鸡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宝鸡市职教中心,完成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和验收。

2014年-2015年,力争申报“十二五”期间国家级新百所骨干或示范院校建设,为创办高层次应用型职业技术学院打下坚实基础。

(四)目标定位

办学定位:到2015年,基本实现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以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协调发展格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互通,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办学吸引力,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少于15000人,就业率不低于90%,各类培训不少于20000人次。

服务定位:立足宝鸡、面向陕西、辐射西部,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宽厚、能力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专业定位:加大机电类、医药卫生类、财经类等三大重点专业群建设力度;完善以工程管理类为主的土建大类、以化工技术类为主的生化与药品大类、以汽车制造与检测维修为主的汽车大类等专业群建设;优化调整文化教育类和农林类专业;逐步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新型行业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新专业类群。

“十二五”期间,开发新专业18个,建成15-20个院级重点专业,8-10个省级重点专业,力争申报1-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院级精品课程15-20门,省级精品课程5-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5门;建设20-30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全部课程达标;新建1-3个省级实验实训基地,建成具有良好效能的资源共享平台。

(五)战略原则

1、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活力。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系(院)二级管理体制,落实二级部门目标责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执行能力,发挥好教授治学的作用;完善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的积极作用,加大效益分配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力度。

2、加强合作,开放办学,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我院地处宝鸡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区位优势,开阔办学思路,引进社会资本,突破校企合作的薄弱环节,实现互利共赢;支持国际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实现开放办学,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面向“三农”,服务地方的新体系;营造和谐浓郁的科研氛围,谋求多层次教学与科研合作,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3、改进作风,落实责任,加强管理。

强化责任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进一步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实行科学决策;发挥好职能部门的管理指导服务作用,充分体现改革、发展、管理的示范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好各级各类群众组织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保证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质量监督和评价方面的专家团队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专业建设,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1、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专业结构比较完善的具有综合特色的专业体系,遵循“重点建设、扶持发展、优化调整”的原则,重新审视现有专业设置,改造和完善传统专业,开发和建设更具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的新型专业,每年新增2—4个专业,力争使我院在“十二五”期间高职专业数量达到50个左右。

2、按照“优势发展、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建设原则,把护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康复治疗技术等省级重点专业做大做强,建成品牌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进而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调整优化传统基础性的文化教育类、艺术体育类、生物工程类等专业,挖掘学前教育类专业发展潜力,加强面向现代农业类、建筑工程技术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类、化工技术类、汽车制造类、物流服务类、艺术设计类等新开办专业的建设,形成新的专业建设增长点;紧紧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境保护和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10个行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发面向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需求的专业。

附:拟新增专业及每年招生规模规划表

序号

年度

专业代码

专业 名称

专业

大类

专业类

学制

所属院系

招生规模

备注

(备选)

1

2011

560502

工程

造价

土建大类

工程管理类

3年

生物工程系

80

2

2011

660203

学前英语教育

文化教育大类

教育类

3年

外语系

40

目录外专业(从属英语教育)

3

2011

物联网技术

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3年

电子信息工程系

40

目录外专业

4

2012

620504

连锁经营管理

财经大类

工商管理类

3年

经济管理系

40

5

2012

630103

中医学

医药卫生大类

临床医学类

3年

中医药学系

80

6

2012

660216

特殊

教育

文化教育大类

教育类

3年

凤翔师范分院

40

7

2012

58040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制造大类

汽车类

3年

机械工程系

40

8

2012

560501

建筑工程管理

土建大类

工程管理类

3年

生物工程系

40

9

2013

560701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土建大类

房地产类

3年

经济管理系

40

10

2013

58010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制造大类

机械设计制造类

3年

机械工程系

40

11

2013

560101

建筑设计技术

土建大类

建筑设计类

3年

生物工程系

80

12

2014

670103

展示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艺术设计类

3年

艺术体育系

40

目录外专业(从属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13

2014

580302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制造大类

机电设备类

3年

机械工程系

40

14

2014

630407

医学营养

医药卫生大类

医学技术类

3年

医学分院

40

15

2014

530208

工业分析与检验

生化与药品大类

化工技术类

3年

凤翔师范分院

40

16

2015

630502

卫生信息管理

医药卫生大类

卫生管理类

3年

医学分院

40

17

2015

650302

老年服务与管理

公共事业大类

公共服务类

3年

中医药学系

50

18

2015

530209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生化与药品大类

化工技术类

3年

凤翔师范分院

40

3、以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着眼点,加强教学研究,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探索教育评价新模式。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大力推行“订单式”、“冠名式”培养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终身教育工程。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学校、企业、行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二)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全面育人能力。

1、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重点建设素质教育体系“六大平台”和“五个中心”,即: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课程平台”、“ 队伍平台”、“ 基地平台”、“ 校园文化平台”、“ 素质拓展平台”和“考核与评价平台”等六大平台和“思想道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职业能力训练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五个中心。使学院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队伍、良好的育人机制、良好的育人工作措施”。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吃苦耐劳、感恩回报、自信自强、诚信敬业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2、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的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团体,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政治素质高、学识水平强、奉献精神好的领导干部和教学名师充实德育教师队伍。培养能为学生树立学习标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吸引他们早日加入党团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技能实训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基地、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等。

(三)加强校企合作,扩大社会服务能力。

1、以校企合作实现实质性突破为主线,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科学合理,机动灵活的校企、校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互动格局和办学模式。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习实训与就业择业对接。

2、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院校作用,重点建设和提升学院“以市带县、辐射周边、对口支援”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2个基地(区域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区域综合实习实训考试基地),3个中心(区域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区域职业教育咨询研发中心、区域校企(行)合作交流中心)。1个支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技术支撑作用)的社会服务格局。带动宝鸡市12个职教中心,辐射“关--天经济区”及周边区域,对口支援交流咸阳、铜川、渭南、商洛、汉中等同类高职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口支援与交流、技术咨询研发、校企(行)合作交流等社会服务活动,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省内外、国内外职业教育交流活动,进一步巩固与法国贝尔福省伊斯塔商学院互派留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提升院内国际学院办学能力。

3、成立校企合作专门组织机构,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到2015年,形成年培训职教师资约100-20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500-1000人次,国家新职业技能推广培训及鉴定500-1000人次以上,合作开发技术项目10-20个,对口支援3-5所职业院校,与国外2-4所学院每年互派3-6名学生交流学习。

(四)完善基本建设,巩固持续发展能力。

1、进一步完善新校区和凤翔校区的基本建设,确保实现示范院校的建设目标。拟对现有教学用房进行适度补充和调整,适时启动图书信息中心、农林组团或教育组团建设工程。

2、建设学院超市、职工食堂、浴室、学术交流中心、校医院、幼儿园、学生6号公寓楼等服务型建筑群;建设高品位的文化、休闲景观和交流长廊,专业互动、校园文化观光场所。

四、重要举措

(一)加强学院党的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系(部)、分院,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中,落实到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中。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五个一”和“一岗双责”的具体要求。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带动战略。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学院与企业联袂等措施,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着力优化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年龄结构,继续扩大名誉教授、客座教授、专业领军人物、外籍教师的聘任力度,每年引进不少于3名博士生、企业高管或能工巧匠。到2015年,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其中博士学位占5%,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发挥护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电算化三个龙头专业的引领作用,力争形成一支由2—4名专业带头人、3—10名骨干教师和10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相关专业教师队伍,进而培育和发展8-15个院级教学团队,3-5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2、实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工程。利用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举办专业教师技术比武、评教赛讲等形式,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培养机制,通过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院系业务培训等形式,不断加强对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提高基本教学能力。适应新的专业建设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内部结构调整和转化,提倡每位教师至少掌握两门以上不同科目的教学实训能力,到2015年,至少50%的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通过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与兼职教师互相学习等措施,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提高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到2015年,校内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每个专业至少达到4人,总数超过200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结构专业教师队伍。

(三)加强实训就业基地建设,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1、紧紧围绕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成装备制造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护理专业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争取有3个左右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达到省级标准。进一步加强附属医院教学基地建设。

附:院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五年规划

建设部门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小计(万元)

实训室名称

经费预算

实训室

名称

经费预算

实训室名称

经费预算

实训室名称

经费预算

实训室名称

经费预算

医学分院

护士工作站

60

外、妇护实训室扩建

80

影像实训室

70

综合临床护理实训基地改扩建

100

综合临床护理实训基地改扩建

100

490

内护实训室

80

艺体系

动画实训室

35

录音室

35

摄影实训室

35

展示设计实训室

35

以上实训室后续完善建设

35

231

亲子教育实训室

15

蒙台梭利教育训练室

15

奥尔夫音乐训练室

15

体育运动设施

11

凤翔师范分院

化工仿真实验室

70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

34

轻工产品检验实训室

20

食品检验实训室

20

建材产品检验实训室

20

430

化工管理拆装实训室

10

煤质分析实训室

700

化工泵检修实训室

15

多媒体教室

15

风机检修实训室

10

化工仪表维修实训室

11

计算机教室

40

舞蹈厅

15

仪器分析实训室

10

压缩机检修实训室

15

幼儿卫生保健实训室

10

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实训室

10

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

20

幼儿科学活动观察实训室

15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器装配实训室

25

工厂供电实训室

30

变频器技术实训室

20

综合多媒体实训室

15

高级无线电调试工实训室

20

240

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室

20

PLC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

20

电器创新实训室

20

机电设备调试实训室

20

传感器技术实训室

20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训室

20

网络测试实训室

10

外语系

商务网络实训室

20

微格教室

20

商务模拟实训室

20

数字语音实验室

20

多媒体教室

20

100

生物工程系

建筑材料实训室

20

建筑结构实训室

15

建筑测量实训室

15

植物栽培实训室

10

食品加工实训室

15

133

建筑力学实训室

15

建筑机械实训室

13

基因工程实训室

20

园艺实训室

10

会计手工分岗实训室

30

会计综合实训室

50

工商开户和票据办理实训室

20

全自动仓储配送实训中心

50

自动拣货实训室

50

430

会计电算化分岗实训室

30

圆通会计能力训练室

40

物流超市

40

ERP物流管理沙盘实训室

30

纳税申报实训室

30

ERP财务管理沙盘实训室

30

ERP企业管理沙盘实训室

30

机械工程系

汽车发动机系统实训室

16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

20

冲压塑压实训室

10

焊接实训室

20

热处理实验室

10

170

汽车底盘系统实训室

23

机床拆装与维修实训室

10

机加实训基地改造

15

金相实验室

5

材料力学实验室

10

汽车电器系统实训室

26

测量技术实训室

5

分析化学实验室补充

4

心理实验室

2

有机化学实验室补充

4

分析化学实验室补充

5

分析化学实验室补充

3

36

心理实验室补充

4

无机化学实验室补充

3

物理实验室

3

无机化学实验室补充

5

有机化学实验室补充

3

中医药系

运动疗法实训室改建

20

综合性康复实训室

10

言语疗法实训室

9

模拟药房

10

医学基础实训室扩建

15

290

作业疗法实训室改建

10

针灸实训室扩建

10

仪器检测实训室改建

50

中药前处理实训室

15

GMP实训中心

80

物理疗法实训室改建

16

康复评定室

10

中药标本室扩建

10

中药鉴定实训室

15

推拿实训室扩建

10

附属中专

医学护理综合实训室

10

医技综合实训室

5

改造、扩建机电加工实训室

5

改造、扩建电器电子实训室

5

新建、扩建CAD实训室

5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个

2个

3个

2个

2个

新建、改、扩建35个实训室

594

新建、改、扩建26个实训室

548

新建、改、扩建26个实训室

446

新建、改、扩建25个实训室

426

新建、改、扩建23个实训室

466

2480

2、通过校企共建,加大学生就业实习、职业技能训练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从2011—2015年,学院每年重点建设2—5个院级示范性校企密切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各系部(分院)每年根据专业需要开发新建1—4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目标明确、师资优良、设施齐备、环节完整、管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个省内先进、西北领先的高职高专示范性、共享性,以及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师资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

3、做好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确保招生质量与规模稳中有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和就业指导课教学,培养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创业素质。强化就业指导,以“出口”带动 “入口”。积极实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构建校企共建、社企共建、学院独建的就业基地建设模式,建立完善机电、医药卫生、财经、工程管理、化工技术、文化教育、农林水利等七大就业基地群,保障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水平,实现就业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完善学院、省级和全国三级网络信息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加强校园文化创新,提升学院发展“软”实力。

1、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净化、美化、优化育人环境,培育校园文化特色,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氛围。着力实现8大工程:提升思想素质,增强社会实践水平,培植学生社团创新,弘扬校本文化传统,促进校企文化融合,营造高雅文化环境,推进载体现代化,打造优秀文化团队。

2、贯穿深化内涵建设这条主线,以校园文化墙为载体,开展办学历史名人事迹展览;充分利用宝鸡市“千渭之会·科技文化创意工业园”的区位优势,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围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新的要求,开展“校训”、“教风”、“学风”、“工作作风”深刻内涵的再讨论和再升华,凸现综合性地方高职院校文化底蕴;有针对性的引进知名企业优秀文化,建立企业文化长廊,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个性鲜明、丰富多彩的多元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以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制度环境、行为准则等要素构成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进一步挖掘百年文化积淀,凝练组建、评建精神,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开发周秦文化底蕴。力争2012年前建成全省高校系统文明单位,2015年前建成省级文明单位。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校园网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完善远程教育与校园网的整合与兼容,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基本实现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规范完善的数据中心,开发、拓展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促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搭建数字化文化宣传平台,实现校园安防系统数字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统一管理教学资源,实现对教学资源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加快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图书资料共享系统、精品课程共享系统、多媒体教学共享平台系统、实验实训设施共享系统,形成系统完整、管理高效、应用便捷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实施。学院要积极争取省市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省级示范院校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加强组织领导,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建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学院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提升学院管理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

(二)资金保障

1、想方设法化解学院负债压力,积极争取上级财力支持,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办学资金来源,确保“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和市政府负责资金的按时到位,保证“十二五”学院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2、加强经费预算管理,规范财务制度,树立成本观念,全面提高财力物力等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完善经费使用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稽核制度,增强资金运作及防范风险能力,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力度。

3、关注师生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对特殊、重点岗位予以补贴倾斜,落实政策性福利待遇,保障教职工收入不断提高。

(三)后勤保障

强化后勤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加强后勤工作队伍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工作创新。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后勤保障体系。

五年苦短,只争朝夕。“十二五”期间是学院快速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院上下要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精诚团结,凝师生之心,举全院之力,共同创造学院改革发展的美好明天和灿烂未来。